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,将红色经典阅读与“我与祖国共成长”主题教育深度融合,引导青年学子从书籍中感悟家国情怀、明确时代使命.10月17日晚,经济与金融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笃行楼C102教室举办了“书香校园”读书分享会,现场以书为桥、以情为纽,奏响了一曲“青春与祖国同行”的动人乐章。
“从书中人物的成长里,我看到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的同频共振。”24级金融工程1班的夏雨同学以杨沫《青春之歌》为切入点,细致梳理了主人公林道静从迷茫求索到坚定投身革命的成长轨迹。她谈到,林道静的青春选择,正是旧中国进步青年“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救亡”的缩影——在国家危难之际,个人的“青春价值”从来不是独善其身,而是与祖国共赴风雨。“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,但‘与祖国共成长’的内核从未改变:学好专业知识、服务社会发展,就是我们这代青年的‘青春之歌’。”夏雨的分享引发在场同学强烈共鸣,掌声中满是对“青春责任”的深刻思考。

“长征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记忆,更是我们与祖国一同攻坚克难的精神密码。”24级投资1班的卞梦梦同学以“红色记忆永不褪色,传承之责永在肩头”为主题,结合《红星照耀中国》中对长征的翔实记录,生动还原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上“啃草根、过雪山、战强敌”的壮阔场景。她特别提到,书中记载的“红军战士宁可自己挨饿,也要把粮食留给沿途百姓”的细节,让她读懂了“祖国”二字的重量——祖国的成长,从来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无数人用“不畏牺牲的担当、矢志奋斗的坚守”换来的。“今天我们谈‘与祖国共成长’,就是要接过长征精神的接力棒:面对学习中的难题、未来社会的挑战,像红军战士一样勇毅前行,这才是对‘红色传承’最有力的回应。”

分享会上,同学们还围绕《可爱的中国》《红岩》《国富论》等书籍展开交流。从方志敏在《可爱的中国》中对“祖国未来”的深情畅想,到《红岩》中革命烈士“为新中国诞生甘洒热血”的坚定信仰;从《国富论》中对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”的理论探索,到结合当下中国经济“高质量发展”的现实思考——每一份分享都紧扣“我与祖国共成长”的主题,让在场师生在经典阅读中既感受到了“祖国发展的历史厚度”,也明晰了“当代青年的时代坐标”。正如一位同学在现场留言中写道:“原来读书不只是‘读文字’,更是读‘祖国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’,读‘我们自己该如何与祖国一同前行’。”
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仅是“书籍交流”,更是以“书香”为载体,搭建“青年与祖国对话”的平台,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解读,让青年学子在书中“看见祖国的成长足迹”,引导他们思考“自己该如何成为祖国发展的参与者、推动者”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以“书香校园”建设为抓手,开展更多主题阅读活动,让青年学子在与经典对话中厚植家国情怀,在与祖国同行中书写青春华章。
撰稿:储子妍 齐懿 摄影:鄢晨晨 审核:许冬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