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专业培养目标
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立足安徽省现代产业发展需求,面向长三角等经济圈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,掌握金融衍生品定价方法和金融风险管理技术,具有金融工具交易、设计、创新和跨学科融合能力,具备数理思维、技术理念和量化方法分析问题素质,能够在银行、证券公司、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投融资决策、量化投资、金融产品设计、资产定价、风险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二、专业培养特色
本专业通过“理论教学+软件实操”、“学科竞赛驱动”和“多元综合实践”三位一体的特色培养路径,着力塑造学生的专业知识厚度、实践操作硬实力和职业发展软实力,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1.知识与能力并重,强化实践应用
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,在夯实金融学、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核心理论知识的同时,强化实践技能培养。专业课程深度融入主流金融应用软件、数据分析工具及量化交易平台,使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金融工程原理,更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技术工具进行金融建模、风险管理和产品设计,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有效转化。
2.以赛促学促教,激发创新潜能
大力倡导并系统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金融数学建模、投资策略设计、金融科技产品设计等学科竞赛。通过竞赛实战平台,检验学生解决复杂金融问题的技能,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。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,实现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学赛结合”的良性循环,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3.深化产教融合,拓展综合实践
专业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市场调研、案例分析、模拟交易、金融科技项目开发、实习实训等多样化实践教学活动,使学生深入理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、行业规范与实际业务流程,有效提升职业认知、市场适应力与综合实践素养。
三、专业核心课程
1.专业必修课:计量经济学、金融学、金融工程学、金融统计分析方法与软件、固定收益证券分析、金融产品设计与应用、金融风险管理、期货及衍生品、金融计量学、Python金融大数据分析、公募投资基金等。
2.专业选修课:区块链与数字货币、应用随机过程、运筹学、行为金融学、金融市场学、期货及衍生品分析与应用、投资组合管理、Matlab金融数据分析、Excel财务估值建模、R语言金融数据分析、大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处理、人工智能等。
四、专业学制、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
1.学制: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,可实行3-6年弹性学制;申报获批创新创业休学、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(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)的本科学生,最长修业年限为8年。
2.毕业要求: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159学分,且修满8分应用素质学分及第二课堂学时,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,由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。
3.学位:符合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的,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。
五、毕业生去向
学生毕业后,不仅能胜任金融机构、金融市场中介机构、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金融分析相关工作,也具备足够实力选择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。